摘要:36氪深耕中国互联网创业多年,作为行业内具影响力的新商业媒体,报道过30000余家新商业项目,聚集30000余投资人,积累上亿读者用户。在过去3个月里,通过对3700 ...
1.2.4根据黑马机构成立的背景和投资策略,36氪将黑马机构大体分为四类: 生态型——作为平台型投资机构在行业链条上的延展而新成立的基金品牌。 裂变型——从老牌白马投资机构中分裂出来的新投资机构,新团队成员大多在原有平台上合作时间较久。 垂直型——专注于一个或几个垂直领域,深耕垂直行业。 产业型——以产业公司被背景依托,投资策略倾向在产业链条上做重点布局。 1.3首次募资基金 首次募资基金通常指的是投资机构新设立运作的第一支私募基金。新机构指的是,新成立的投资机构,即First-Time Funds的基金管理人。 首次募资基金的头部机构重点关注赛道分别是:消费生活、文娱传媒、企业服务以及人工智能。美元基金占首次募资基金中的40%,其中宜信产业基金、光源成长基金为人民币/美元双币基金,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大钲资本管理的Centurium Capital Partners 2018 L.P为美元基金。 首次募资的分类与黑马机构的分类有一脉相承之处。36氪将首次募资基金大体分为五类——生态延展型、政策导向型、机构裂变型、金融机构转化型和产业型。 首次募资基金的样本机构中,险峰旗云、光点资本和宜信新金融产业投资基金的成立时间最早,集中在2016年。 母基金策略 36氪通过对获得“中国最受GP欢迎母基金TOP20”以及“中国最受欢迎政府引导基金TOP20”的共计40家母基金机构进行调研,梳理出头部母基金机构的业绩基准。 2.1母基金市场分类及策略 根据中基协2017年的数据,36氪估算2018年母基金估算2018年母基金市场管理规模约17866亿元。 截至2018年,头部母基金管理资本总量达到18677亿元,平均投资子基金45支。母基金机构主要关注领域为医疗健康、TMT、消费生活,技术密集型产业如企业服务、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也倍受关注,发展潜力较大。 根据市场上目前活跃的母基金机构资本来源、资金管理模式以及主要管理人,36氪将母基金机构分为两大类(如图所示),其中市场化运作的母基金又分为四小类。 目前市场上的母基金机构多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针对不同的投资地域、投资行业、投资阶段、投资策略的股权投资基金进行分散化投资,进而分散母基金的投资风险。 例如:“白马+黑马”(大部分资金配置给白马基金,其余配置给黑马基金)、“白马+黑马+斑马”投资模式(大部分资金给白马,一部分给黑马,剩下投资到“老兵新机构”的斑马基金)。 36氪整理根据对母基金的采访,整理出母基金对白马基金、黑马基金、二手基金和直接投资的投资策略。 2.2母基金直接投资策略 为了吸引投资人进入,提高资金管理规模,盘活管理资本的流动性,母基金机构会在投资布局和策略上进行各种相应的调整。设置“直投业务”的打法能够直接给机构带来超额回报,但又考验母基金机构在具体项目方面的投资能力。 36氪按照母基金机构性质和直投业务设置初衷将母基金直投分为三大类。 根据36氪问卷调研,样本母基金机构中27%设置直投基金/部门(主要以市场化运作母基金为主),平均直投项目总数达53个,主要投资行业集中在医疗健康、消费文娱、TMT领域。以下是荣获36氪“母基金直投TOP10“奖项的机构,我们将其作为样本机构进行重点解读,以下是其相关信息: 中国母基金市场已从起步期逐步进入发展期。2018年对正处于发展的母基金行业来说也同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18年4月出台的《资管新规》缩紧了部分母基金的资金来源,母基金投资变得更加谨慎;禁止基金期限错配的规定和《减持新规》使市场多数基金存续期延长,让母基金对子基金的挑选变得更加严苛;加上高净值个人LP数量的增加要求基金流动性更高,二手份额交易需求大幅增长,刺激私募股权投资二手基金市场的发展。 在投策略上,绝大部分母基金机构逐步从只保证收益、规避风险,选择“白马基金”到专业性不断提高,开始配置具有行业潜力的”黑马基金“、甚至关注“首次募资基金”,同时,开展直投业务也成为部分母基金机构布局中的重中之重。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本站转载,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交流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