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财经在线 门户 资讯 媒体 财经商讯 查看内容

2018-2019年VC/PE业绩大考及母基金策略白皮书

摘要:36氪深耕中国互联网创业多年,作为行业内具影响力的新商业媒体,报道过30000余家新商业项目,聚集30000余投资人,积累上亿读者用户。在过去3个月里,通过对3700 ...


1.1.4退出——美股、港股IPO两地开花

IPO退出集中在1月和12月。在当前A股的发行制度下,机构退出周期长、难度大、不确定性高。大部分企业,尤其是新经济企业,无法依靠A股IPO实现退出。因此,新经济公司唯有在“上市即破发”临界点到来前,将登陆异地资本市场的时间提前,蜂拥抢登香港和美国股权市场,通过IPO募集大量资金在寒冬中存活下来。

36氪调研发现,130家头部机构退出项目数量占市场总数的35.94%,其中君联资本(24个)、IDG资本(24个)、华兴新经济基金(18个)。钟鼎资本、晨兴资本、顺为资本以IPO方式退出率达100%。IPO上市地主要以A股(43.2%)、美股(40.5%)为主,其次是港股和其他海外上市地。

在头部白马机构中,IRR在100%以上的项目数量占总项目数的19.4%;回报倍数上看,项目的回报倍数主要集中在1-5倍。高内部收益率的原因在于投资项目的持续时间较短,在短期内实现退出变现,产生高内部收益率。

尽管整体行业投资节奏放缓,但新经济公司仍然迎来一个IPO热潮,明星公司如小米、拼多多等背后的早期进入机构仍纷纷获得了巨大收益。并购方面,饿了么、摩拜的两笔交易领跑市场。


1.2黑马机构业绩大考

2014年开启的双创大潮,不少老牌投资机构中的投资人单立门户,这些从老牌机构中开枝散叶出来的新机构是目前黑马基金的中坚力量。

所谓黑马基金,是成立时间不久的新基金,其基金管理人通常在知名“白马”基金中担任过重要职务,拥有优异的过往业绩和深厚的行业资源。业内提到的黑马基金,通常在不长的成立年限里用业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36氪通过对获得“36氪最受LP欢迎黑马基金TOP20”以及另外30家头部黑马机构的共计50家机构进行调研,梳理出头部黑马机构的业绩基准。

在头部的50家黑马基金中,2015年作为启动元年的投资机构数量最多,占比40%。50家头部黑马机构的管理资本总量为1592亿元。

1.2.1募资—头部黑马机构募集规模小而美

2018年,50家头部黑马机构新增募资金额611亿元,新增132支基金,平均单只基金募资额达4.62亿(数据统计包含所有币种基金),而市场平均单只基金募资额仅2.89亿,黑马基金是市场平均单只募资额的1.6倍。

1.2.2投资——早期/创业投资黑马机构投资活跃

2014年后成立的黑马基金中,早期和创业投资阶段的机构占多数。在投资方面,早期和创业投资机构的活跃度也相对较高。2018年,50家头部黑马机构一共参与852件投资事件,620个投资项目,平均单笔投资金额达1.3亿元。所投项目估值超过10亿人民币的项目有211个,占全年投资项目总数的34%。

跟白马机构类似,分阶段来看,创业投资黑马机构在的两级分化最为明显,早期投资机构的两级分化程度次之。

1.2.3退出——黑马机构项目IPO首选美股

50家头部黑马机构在2018年有101个项目退出,跟头部白马机构相比,黑马机构的项目退出数量占比35.94%,退出金额达到178亿元。黑马机构与新经济共同发展,其投资项目多为新经济项目,在项目IPO地点上,赴美上市的比例达到66.7%。

同时,2018年头部黑马机构有31个项目IRR超过100%,头部白马机构同水平的IRR项目为92个,占比30%。回报倍数上,2018年头部黑马机构的平均回报倍数为2.88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0)

Powered by 财经在线 X3.3 © 2013-2022 Design by 财经新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