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11月22日,由汇联易主办的阿里云参访在阿里巴巴杭州飞天园区圆满落幕。活动以《聆听数字化转型最强音》为主题,旨在探讨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下,汇联易及阿 ...
2019年11月22日,由汇联易主办的阿里云参访在阿里巴巴杭州飞天园区圆满落幕。活动以《聆听数字化转型最强音》为主题,旨在探讨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下,汇联易及阿里云如何助力财务决策者迅速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 本次活动受浙江电视台高度重视与认可,以上视频为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对此次活动的报道。 本文整理自公牛集团财务中心共享财务总监邓苗银的演讲内容。 大家好,我是公牛集团财务中心共享财务总监邓苗银,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公牛集团的数字化建设。 财务数字化是为企业运营管理服务的,我们要深刻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规律,才能思考财务数字化怎么做。财务组织如何匹配企业业务模式?在这个基础上如何进行财务数字化建设,让我们财务人员工作效率越来越高效?这都是我们在财务数字化过程中的思考。 目前,公牛的财务组织架构分为业务财务和共享财务。财务人员约125名左右,员工1.3万余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核算人员不到30名,解决了集团所有的财务核算,包括税务处理、往来账务处理等。另外,今年还成立了10余人的数据运维部,解决了信息化底层数据的基础管理问题。 高速成长带来组织不确定性下的财务数字化 基于高速成长带来的组织不确定下的财务数字化建设,我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一些方法,不一定适合大家,不过方法论有可借鉴的地方。 我们公司在管理模式上采用事业部制,目前主要有四大产品线,绝大部分产品都以自制为主,产业链相对比较长。 在四大产品线之外,我们还有终端零售,比如电商、门店。现在还在做智能家居产品,未来会增加更多事业部和更多产品线,包括我们的供应链也随时在变,这种不确定性的变化,会带来财务核算模式的变化,最终影响财务数字化建设。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的产品族群始终在民用电工行业的产品上,这个是我们的战略决定的。所以我们在进行财务数字化建设的时候要了解公司的战略定位,前瞻性布局未来的财务数字化建设,以提高财务数字化建设的可延展性。 对于一个规模企业,如果每年有20%以上的成长,他的企业必定会每年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表现在销售模式的变化,或是内部供应链的变化,这种高速增长带来的不确定性变化会给财务在推行财务数字化时会带来问题。 如果只关注于眼前,今年的财务模式,明年就不一定能适用,明年不适用怎么办? 总结下来,我们财务数字化搭建,要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关方案需要有可扩展性,这个是我们在进行财务数字化时要思考的问题。 以财务的组织架构变革应对企业发展需要 近十年来,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我们财务组织体系主要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变革: 1、建立规范的法人核算体系 企业在向集团化发展过程中,分子公司越来越多,基地越来越多,在财务信息化不能达到要求情况下,企业财务分散办公,各法人公司财务准则使用不标准、政策适用不规划,财务标准化推广成本高,我们2013年以前也有经历这个阶段。所以我们2013年做了法人核算体系规范搭建,实行集中办公,让所有财务有归属感、财经法规适用有标准、有统一口径。 2、事业部管理需求的财务核算体系建设 2014年以后,我们跟之前的区别就是企业管理逐步职业化、规范化,内部经营管理越来越需要财务数据指引。企业的发展迫使业务需要既懂财经法规又懂业务知识的财务人员参与经营管理,在此环境下我们成立事业部业务财务组织,搭建满足事业部管理需求的财务核算体系,业务财务下沉到事业部,参与事业部经营管理。 这是一个大的区别,对我们后期共享财务核算,推行系统也好、流程架构也好,能跟业务保持在同一个频道对话。以前财务跟事业部业务部门走得相对来说是比较远,财务关门做财务的账、业务在外做业务的事。如果是业务去做这个系统架构流程的话,它不会有很强的财务系统逻辑性,而且不会有后端性。让传统财务去做系统架构流程,又不了解业务实质,不能满足业务需求。这种情况下的事业部业务财务在中间起到很好的桥梁衔接作用。 3、业务与共享1.0 2016年,我们把核算财务跟业务财务分成了业务财务跟共享财务,这个时候的共享财务,只共享了核算的这一部分,就是基础的报税、应付、应收。成本还是放在事业部,成本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所以2016年的时候只是把人员做了一个分离,一部分到共享财务,一部分人员下派到事业部,主要是服务于事业部的业务分析和成本核算。 4、业务与共享2.0 今年年初,我们把所有分子公司的成本核算都统一到集团核算,好处就是我们所有的核算是一致的,包括费用、标准、共识等等,再一个我们的所有数据都是统一的,这里做了一个大数据的共享,把所有事业部下面的一些信息化有关的基础数据,比如物流的一些基础数据,还有供应商、客户的数据都由财务统一管理,这样会打造一个系统的标准化。 实际上收回来,对财务这边的挑战比较大,因为他既要有财务思维,也要有业务思维,也要有产品分析思维。这个数据出来以后,要不断地分析,实际上这个时候是在做一个人才培养的过程。 以上是我们公牛自己在做财务建设中的一个发展历程,目的是财务信息化,建立复合型人才,要懂税务、懂业务、懂核算,还要懂IT。 信息化思考 不光是外部型的机构,还有内部的财务、IT也是一样的,企业信息化和所有流程如果都不变,可能就没法推了。 在这个过程中,对财务人员、IT人员、业务人员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这也是我们在推行财务信息化过程中,我们要跟业务、IT博弈的过程,如果过程中不能整合一个索引的模块,我们的信息化很难达到所有的报表一样,这样的服务信息化很难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