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财经在线 门户 资讯 商业 查看内容

风起猪飞!无人零售这个新风口究竟是什么?

摘要:没有一点点防备,最近市场关注度又被这个所谓“无人零售”的风口带了节奏。也许是上了年纪,也许是在市场里呆久了,见过太多的故事或者事故,现在 ...



二、无人零售又是什么?

所有行业信息化的改造永远是从易到难的,上文的数据很明显,线下才是绝对的大头,当大佬们手牵手的喊出了线上线下的新零售融合的新风口,这个事情就可以倒推出一个结论:纯线上的流量到头了...而企业还是要增长的,好赚的钱赚完了要啃硬骨头了...包括前段时间的很多布局,说白了,就是 用资本买线下流量,用资本买GMV…懂得自然懂…

沿着上文的逻辑框架,回到最近这个大火的“无人零售”上去这个具体的案例来看:

1)目前所谓的无人零售,本质上讲是提供了一个新的线下结算解决方案,干掉的只是收银这个环节;

2)目前无人零售的业态,准确点讲,还是便利店以上或以下的业态,远没有到超市的业态;

3)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他们赚的是体验的钱,不是零售的钱,另一个议题,这里就不探讨了。

因此,回到目前吹得最厉害的“无人零售”上面,本质上只是一种新的便利店的无人结算解决方案,那问题来了,你觉得,便利店解决的是便利的问题?还是支付的问题?我们来考虑几个场景:

李雷今夜约了妹子回家搞事情,紧要关头发现家里没战略性物资,十万火急下楼补货,请问:究竟是去楼下那个7-11?还是去楼下的无人便利店?

韩梅梅突然发现来自姨妈的亲切慰问,十万火急下楼补货,请问:究竟是去楼下那个7-11?还是去楼下的无人便利店?

答案只有一个!他们会去近的...

在整个商品流通领域,便利店作为零售终端,解决的是临时性的突发购买需求,计划性的零售需求有超市和电商解决,因此,核心竞争力是:

1)

选址,决定了用户完成购买行为的时间成本,服务半径内的人流量能否达到盈利测算?

2)

供应链管理,这是所有零售公司的命脉,铺什么类型的货?备货及不及时?库存管理健不健康?

在便利店门店背后,支持整个便利店网络运行的是个强劲的后台供应链管理系统,选品、配送团队,收银只是整个大系统中最后的一个环节,并不是核心环节,仅仅凭这个流程优化是根本颠覆不了现有便利店模式的,无人零售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商品流通的效率,就决定了他只能是一定层度上的补充,不是大体量的新故事...

再者,如果无人结算的模式成立,现在所有便利店的门头改造下这个模块不就游戏结束了...决定门面赚不赚钱的核心在于人流量和转化率,所谓的无人结算在当下根本影响不了用户购买决策...靠尝鲜是支持不了一个长期健康的商业模式的,之前黄太吉、雕爷牛腩之类的已经充分证明了…

从逻辑上,已经能证伪这个风口,再回到另一个问题,像缤果盒子这样的业态,少了收银员,可以把网点设置在更接近用户的地方,商品流通成本可以降低?对于这种愉快的想法,我们只能默念一路走好...

互联网模式开始的时候是享受了法外之地无监管成本的优势,但是回到地球表面的感觉不好受,请去隔壁慰问滴滴...再者,这个盒子也是需要给租金(流量成本)的,如果真的有人流,你说物业会不涨你价?最后,零售这种苦逼业态,损耗率的一点小波动就足以侵蚀所有利润...

7月14日,缤果盒子因涉嫌违建遭城管上门调查,杨浦区拆违办目前的指引是:无人超市并不是从地面起建的,而是拼接组装好后运来的,因此可能涉嫌违建。对于无人超市是否属于违建正在进一步界定当中。

嗯,无人零售,Welcome to the jungle...

三、无人零售的未来又是什么?

吐槽完目前无人零售的探索之后,我们再来展望一下无人零售这个事情,把收银员干掉确实是提高效率的一种方式,是大趋势,没毛病!现在只是在技术路线的博弈,市场上其实早就有解决方案啦:自动售货机...目前缤果盒子这种解决方案,不就是把几个自动售货机组合起来么...请问,像日本的某个街头,在这样的自动售货机的攻势面前,请问,够不够无人零售?就问,还有谁?

无人零售在流通效率上其实还是有提高的价值的,因为无人零售通过更低成本的终端下沉,把(仓库+销售)节点下沉到离用户更近的地方,消费者解决突发性购买行为的时间成本更低了,等同于整个社会大零售网络中的毛细血管。

pk赢便利店,就必须沉得比便利店还深,但核心竞争力其实和便利店是一样的:供应链管理,如果缤果盒子没有高鑫零售支持,淘咖啡、盒马鲜生没有阿里系统的资源支持,超级物种没有永辉的支持,单店模式起得来?这不是小玩家的战场,是必须有“爸爸”的战场…

按照这样的逻辑梳理下来,这波无人零售的机会在于:把传统便利店的供应链管理信息化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改造,同时辅之以地区零售大数据的选品策略,提高地方上的选品准确率和效率,提高后台供应链的流通效率,说白了就是用更低的成本再造一套超越7-Eleven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7-Eleven究竟有多屌...截至2016年底,7-Eleven在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1554家门店,是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店集团。目前,7-Eleven日本所属的7&I控股集团市值约350亿美元,直接经营7-Eleven在日本、北美和中国部分城市(北京、天津和成都)的门店,其全资控股的7-Eleven Inc.仍是7-Eleven全球特许经营权的授权方。40多年来,经历各种经济周期的7-Eleven日本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步伐...

区域集中开店、全能便利店、自有品牌产品开发、高食品SKU占比,高效物流系统(核心要素这里没有无人收银吧...),每个展开讲都可以单独成篇,在便利店高度发达的日本能脱颖而出必有其理由,总结起来基本是:

1)通过高密度布点、全服务门店全面控制区域线下流量;

2)通过高密度布点、信息、物流系统等精细化管理将运营成本降至最低;

3)自有品牌产品、突出食品SKU提高毛利。

零售形态的迭代还是以效率为主导的,从提高效率的角度考虑,未来可能的无人零售形态,大概率是:

1)大型的零售集团(大型超市、大型电商)供应链、消费数据支持;

2)高密度的无人零售终端(类似自动售货机的业态);

3)全终端联网的后台系统,通过消费大数据来精准选品和统一配送。

极端点就类似现在小区楼下的智能包裹柜,隔壁就有个类似智能自动售货机的终端,通过后台的消费大数据来预测这个小区的消费习惯,差异性的进行备货,人机交互完成零售行为,本质上就是把(仓储+零售)节点推到用户楼下...

无人零售的剧本就脑补到这里了,多的就不说了...就默默的看这阵风又能吹多久...沿着文章的逻辑,其实很容易就找到即使这个风口成立,最后的赢家是谁...

结语

风起风又落,要慧眼识节奏,不要被带到去做白老鼠,当炮灰囖~

零售没有新、旧之分;没有线上、线下之分;只有效率之分!效率更高的流通方案替代效率更高的流通方案,这才是零售大变迁当中的核心逻辑,效率!效率!还是效率!

印象中,上一个关于零售的风口好像是啥“小而美”来着... 

1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0)

Powered by 财经在线 X3.3 © 2013-2022 Design by 财经新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