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有一点点防备,最近市场关注度又被这个所谓“无人零售”的风口带了节奏。也许是上了年纪,也许是在市场里呆久了,见过太多的故事或者事故,现在 ...
没有一点点防备,最近市场关注度又被这个所谓“无人零售”的风口带了节奏。也许是上了年纪,也许是在市场里呆久了,见过太多的故事或者事故,现在这把年纪就最烦这种风口论,好好说话不行么…就非得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造几个新词仿佛就对不起大佬们的江湖地位,虽然我也懂这样吹风的节奏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好么~ 像这种论调:缤果盒子搞了个模式有点超前,技术很互联网,大卖场看了会沉默,便利店看了会“流泪”,Amazon Go看了想“打人”的大新闻,节奏带的飞起,又让我想起O2O的风口,又想起共享经济的风口,又想起当年生态笼罩下的阴影… 说一千,道一万,长期来看,一个公司能存续下去,损益表再屎都不会倒,但是现金流量表垮了就神仙难救了。资金链断裂的故事就没必要复述了,这是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哪怕是最前卫的故事,你可以阶段性的忽悠过去,不可能绕过去,即使作为互联网党忠诚的亚马逊,虽然别人损益表惨不忍睹,但是那个自由现金流,屌到飞起好么...所以,讲故事的少年们,讲完故事关上门还是要看报表的... 作为吃瓜群众,不想被别人带节奏,就要带脑子了,马爸爸的新零售、刘强东的第四次零售革命都是服从阶段性企业战略的吹风,激动之余,你还记得上次他们带的节奏是什么么?要从大佬的言论还原回去,把他们复杂后的东西简单化,看他们说的究竟是什么?真正的方向是什么? 一、零售是什么? 不管面上的套路多华丽,想要去把现在这个风口搞清楚,就必须还是回到这个故事的本质,零售究竟是什么? 零售说到底还是商品流通的通道型业务,是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的排列组合和流程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种更有效率,新的零售模式(更高效的商品流通方式)会替代掉旧的零售模式(低效商品流通方式),只要人类还在进步,零售模式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迭代的,这是有必然性的。 零售模式的发展迭代,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绝对效率的提高! 那我们去思考零售效率提高的决定性因素的时候,就会发现,零售的效率取决于: 1) 商品和用户之间的信息流,用户如何知道某个商品并作出购买决策,购买决策如何回馈给商品生产者; 2) 商品和用户之间的物流,商品如何从生产者手中流转到用户手中,包含期间的物流和仓储。 一个模型只有简化到最简且有普遍适用性才是个科学的模型,通过信息流和物流的组合,我们来看看 中国的零售经历过怎样的变化: 1)流通中心时代 在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候,信息流通是极其不顺畅,物流基础设施也是极其不顺畅的,那时候的商品流转方式依靠的就是:约定俗成,就是口口相传,留在大家心中的在哪里可以买什么,各个地方的零售商去集散中心采购,再拉回地方上零售。 典型就是广州(大型的商贸中心),即使到现在白马服装市场也是电商时代理解不了的服装流通中心;像安徽太和,当年是主宰了中国医药流通的神奇地方(现在式微了);像浙江义乌,现在还是绝对的小商品流通中心。 这些模式按照现在互联网的思路来看绝对的是低效的,这就是魔幻的现实,即使现在在中国也还是有很多现代信息、物流流通方式覆盖不到的区域,回到当年,在信息、物流均不通畅的背景下,已经是那个时代最有效的流通方式。 这个时候物流的核心节点就是:厂家区域流通中心终端零售用户。 2)大连锁时代 随后就到了座机、大哥大出现,国内大基建走起的节奏,这个时候,信息流通速度加速,电视的普及导致了全国性的大品牌建立存在可能(大范围的信息覆盖),同时,厂家和地方的联系能直接建立起来,这时候,厂家全国性的经销网络开始建设,逐渐的,在地方上的零售形态就慢慢的出现了百货。 随后连锁企业崛起,这个阶段零售最风光的就是国美、苏宁这两个全国性家电连锁企业,黄光裕可是制霸了多少年的中国首富,和垂直家电同步崛起的是超市的业态,可以说,连锁销售企业和全国性的消费品牌是同步崛起,互相促进的, 这个时候物流的核心节点就是:厂家连锁企业用户。 3)互联网时代 随后就是互联网崛起,还有中国的人口红利带来的电商时代,互联网的发展让用户和厂家之间的信息流通变得很通畅,同时,中国人口基数大的特征导致了大型城市的快递极其有效率,快递物流成本显著的低于国际水平,国内的快递是绝对的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如果快递成本降不下来,电商的发展是绝对达不到目前的这个渗透率的,关于电商,这里就不多说了,已经充分解读了。 这个时候物流的核心节点是:厂家用户,为了提高物流效率,现在物流的核心节点逐步在向:厂家落地仓用户转化。 不同城市的发展阶段是不一致的,不同的商品类目的流通成本是不一致的,直接的结果就是:上面提到的三种业态还是同时存在于当下的中国,只是闷声发大财的人不喜欢造风口一样。 现在在一线城市呆久的人老觉得电商要全面替代传统流通方式一样,真实的中国是从一线到五线的,只是出于声量,焦点都关注在一线了,忽视了真实的多样性,就像直播风口过了,很多都证伪了,但是快手还活得好好的。 在流通领域,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互联网只是提高了效率而已。有些地区、有些类目提高得大点,电商流通份额就高一点;有些地区、有些类目提升不显著,电商流通份额就低一点而已,电商是需要基础设施(上网节点、物流节点)来支持的,不是任何东西“+互联网”都能上天的... 讲完逻辑,看数据,看看全貌是什么?按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2017年1-5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2.46万亿元,同比增长32.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7万亿元,增长2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2%,即使到现在,谁是主菜,谁是配菜很明显啦… 毫无疑问,互联网的趋势是对的,但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搞二级的还是留点清醒比较好,很多时候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归回到事物的本质去看,10年的趋势毫无疑问是看得到的,但是过程呢?现在的一二级市场的生态已经决定了,一级甩给二级的时候就是梦醒时分,二级是没办法为梦想埋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