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财经在线 门户 资讯 媒体 消费投资 查看内容

第四届文化创新国际论坛在京举办 北京日报社长讲述北京文脉

摘要:北京2016年6月22日电 /美通社/ -- 6月18日,第四届文化创新国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开幕。北京日报社社长傅华以“北京文脉”为主题,就如何把北京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传统文 ...

北京2016年6月22日电 /美通社/ -- 6月18日,第四届文化创新国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开幕。北京日报社社长傅华以“北京文脉”为主题,就如何把北京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史文脉与时尚创意相得益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进行了演讲。

第四届文化创新国际论坛

 6月18日,第四届文化创新国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开幕。北京日报社社长傅华以“北京文脉”为主题,就如何把北京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历史文脉与时尚创意相得益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等话题进行了演讲。

文脉是一个城市通过它的风俗、风貌、风格所传达的文化特质、文化传统。它反映这个城市建设者、管理者特别是一代代市民共有的生活态度、价值趣味和审美追求。

在许多人眼里,文脉就是龙脉,于是他们到处找龙脉、看风水。两年前,有个声音谈起了文脉,切中肯綮,振聋发聩。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城市建设时说:“要本着对北京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北京的历史文脉。”国家领导人提文脉好像还是第一次。

北京日报社社长 傅华

对于文脉的内涵,我有三点认识:第一,文脉是城市的精神及其生成、演变的内在逻辑。第二,文脉是城市文化规划建设治理的内在文化规定性。城市有三个投影:历史、现在、未来。而能够将三者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就是文脉。有文脉才能留得住乡愁,唤起游子的故乡情怀。第三,文脉是城市文化创造活动的源头活水。

北京日报社社长 傅华

以文化人  以文化物  以文化城

传承文脉的方式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技术性继承。首先,我们要保护城市记忆。

其次,将具有北京特征的传统元素,通过规划、设计,巧妙贴切地融入到现代空间当中,使城市具有与众不同的底蕴、城市性格,一看就是北京,而不是其他地方。这是自己的故乡,属于自己的家园,正统、正大、正气浩然,雍容、包容、从容不迫。

再者,将传统空间与现代空间有机衔接。

第二类是人文性传播。

文脉的人文性传播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是“以文化人”。让城市精神代际扩散,市民不忘根本和传统。总书记讲北京人“热情开朗、大气开放、积极向上、乐于助人”,这就是文脉在市民性格上的反映。第二个叫“以文化物”。把反映城市性格的经典文化元素巧妙地附着在商品之上,提升商品的辨识度和文化感。第三就是“以文化城”。城市无论怎么建,都必须是贯通文脉的文化空间。

第三类,规律性创新。基于规律、基于内在联系和必然性来创造文化、延续文脉。

把握文脉  传承文脉  创新文脉

文脉不是发展的障碍,恰恰相反,它为城市文化创新提供了依据。

我们必须在把握核心元素、撷取典型符号的基础上找准城市演进的基调、奠定文化创新的基础。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要修旧如旧、建新如旧,重复经典的纹饰图案和肌理,另一方面应当从理念、格局、气概、整体风貌上来体现北京城的正大、雍容、平和、有序。

总之,把握文脉、传承文脉、创新文脉是每一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和全体市民的责任。

在实践中,有几个问题值得再思考、再研究。第一点,文脉是城市文化的血脉,但并非所有的文化都能构成城市的文脉。只有反映城市共同理想、信念、价值,经得住历史淘洗和打磨的核心文化、先进文化,才可能被城市去记忆、去镌刻、去传颂。

第二点:文脉的传承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第三点:文脉是城市的灵魂,但不要把城市文脉和农村截然分割开来。农业文明依然是现代社会很重要的文明方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0)

Powered by 财经在线 X3.3 © 2013-2022 Design by 财经新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