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财经在线 门户 资讯 媒体 行业动态 查看内容

王野:保持乐观少抱怨 积极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

摘要:王野崇尚老庄无为、清虚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融入到个人的处事和修养当中。在他看来,个人修养是事业成败非常关键的因素,要学会很好的与人沟通,要让自己的朋友 ...

拘谨但平和,敦厚而儒雅——这是汉文景控股集团董事长王野先生给初见者的第一印象。

坐定交谈,会对这种印象加深。问起与工作无关的话题,王野显得有些寡言少语,但一聊起自己的专业和投资领域,他却能侃侃而谈,并且角度独特,观点犀利,认识迥乎常人。

王野崇尚老庄无为、清虚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融入到个人的处事和修养当中。在他看来,个人修养是事业成败非常关键的因素,要学会很好的与人沟通,要让自己的朋友、合作伙伴感到舒服,一个人要成功,一定要克服自己性格上很多的弱点,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老庄思想可以提供很好的方法论。

“汉文景控股”的名称也由此而来,他想把这种气质融入公司文化当中。虽然企业在市场上面临激烈竞争,必须以盈利和生存为要义,但“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老庄思想能够给企业带来不一样的面貌,让企业给着眼于长远利益,这正是王野所追求的经营目标。

喜爱毛泽东主席、邓小平总书记

创业要有韧性和斗志

与很多理科男喜欢马斯克、乔布斯等人不同,王野喜欢毛泽东主席,尤其是毛主席的平生事迹和各类传记。他坦言,毛主席对他最大的影响在于他做事的方法和态度,以及做人的格局。毛主席一生历经艰险,百折不挠,但目标坚定,从未想过放弃,王野认为,连毛主席这样的天纵之才取得成功尚且如此任重道远,创业者更应该充满韧劲和斗志。

因为自己的成长伴随着邓小平总书记引领的中国改革开放,所以在现实中,邓小平总书记对王野的影响更大。不过,王野关注邓小平的落点并不是为了关注政治,更多的是被邓小平总书记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学习他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习他的韧性和决断力。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如果没有邓小平总书记,就没有中国今天的经济发展成就,也就没有企业家们的发挥舞台,王野认为,邓小平总书记这种远迈前人的经济眼光绝非一般人所具备的,这是一个智者经过多年实践给中国发展开出的高效药方,普通人创业,也要努力使自己具备这样的眼光。

两次创业“不成功”

把价值留给社会

大学毕业后,王野进入全球知名的信息设备制造商工作,彼时这家公司正处于黄金成长时期,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为了开阔视野,在工作几年之后,他放弃职位出国留学,去探求西方在高科技领域的先进成果。

留学结束,王野加入一家主营电信软硬件设备及服务的知名跨国公司,该公司在当时属于世界级巨头,能进入该公司工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之后,王野一直做到了公司的亚太高级管理者。

“我在欧洲和北美游历了很长时间,我发现我们的技术确实与西方有差距,尤其是在软件方面。好像中国什么都缺,我想自己能不能为社会做点什么,能不能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国内。”王野这样回忆自己的创业初衷。带着梦想,他放弃了亚太高级管理者的职位,转而投身于创业大潮中。

既然看到了软件方面的差距,那就从软件开始,王野在上海成立团队,进军工业芯片软件领域。经过三年努力,王野和他的团队取得了多项专利,并实现了技术的成熟应用,但创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和团队实现的创业利润根本无法支持后续更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不得已只能将项目卖掉,寻求新的出路。

受挫之后,王野并没有放弃,他转战武汉光谷,进军安防领域,做监控设备的控制芯片和软件,与第一次一样,由于没有大量资金持续投入到研发当中,他的项目再度搁浅,但这一过程中,他已经将国外的相关技术成功引进到国内。最终他将该项目转让给国家,将自己的成果回馈给了社会。

芯片产业具有周期性

成功需要持续投入

这两次在王野看来“不成功”的创业经历让他意识到,中外技术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赶超的,需要国家大量资源持续地投入,个人力量难以应付持续高昂的研发费用,在技术迭代和周期更替过程中很难跟上市场脚步。

“有人认为只要砸钱,中国就一定能做出芯片。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不太成熟的看法,因为芯片产业是有周期的。”王野指出,中国从80年代开始注重芯片研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持续,这导致目前我们的整个技术绝大多数来自于应用,而不是原始研发。

而我们的邻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则在芯片领域后发先至,取得巨大成功。目前,韩国三星占有率全球第二,台积电作为台湾股市的标杆股票,是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企业。王野分享了他对于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芯片产业成功的观察,他认为制度保障和持续的投入是韩国和台湾芯片产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王野指出,芯片是有周期的,每次周期迭代的时候,原来的芯片就不值钱了,四代一旦出来,三代就不值钱了,如果别人已经做出了四代,而你才研发到三代,那就相当于前面白做了,这样一来前期投入的资金就会出现巨亏,这时候面临的是破釜沉舟继续追赶,还是及时止损停下来?这对于决策者是一个考验。

二次创业再出发

进军文化传媒和医疗服务

虽然王野自认为他的两次创业经历都“不成功”,但其实在外人看来能靠个人之力取得如此成就已经令人称羡了。喜爱老庄的他平和且乐观,他不断强调,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没有持续做成一件事,一定不能抱怨,我们的国家一直在前进,在一步步向好。作为个体,要做的就是积极发光发热,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因此我选择用自己创业的积累去做一个产业基金,在文化传媒和医疗服务领域为老百姓做点什么。”

之所以选择文化传媒和医疗服务,王野解释,中国的文化传媒产业前些年一直野蛮生长,比较混乱,现在国家整顿行业乱象,遏制娱乐至死的发展倾向,打击明星高片酬造成的产业链不合理价值分配格局,目的就是要让文化传媒产业健康发展,给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提供更加积极丰富的文化娱乐产品。

他认为,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文化传媒产业充满机会,在行业重塑生态时期,进入能够取得先机,另一方面,这也是响应国家大正方针,通过产业基金的方式,把价值观一致的资本聚集在一起,共同为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出力,在王野看来,这个过程充满喜悦和成就感。

中国的先进医疗服务刚刚起步,尤其是医疗器械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王野研究日本的医疗器械发现,中国的医疗器械技术还停留在日本六七十年代水平,在内窥镜的影像技术和光学医疗设备等医疗器械方面,与欧美日的差距十分巨大,在体内诊断和体外诊断方面也远远落后于欧美日。

“医疗领域有太多太多的细分,医疗服务有赖于医疗器械的发展。这对于提高老百姓的福祉很重要,所我们选择在医疗器械方面投入,现在很多省份都成立了专门的医疗器械基金,我们选择医疗器械既是为了抓住产业机会,也是想把资金投资到能实实在在改善社会福利的领域中去。”

对于未来,王野没有太超前展望。“我们已经开始在做了,就想踏踏实实做下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做,医疗器械领域涉及到的技术也需要一步一步攻坚克难。总之,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尽量把结果做到最好!”他表示。“人正治企,以奇用兵,以无事成就大业”或许是汉文景集团这十年来持续发展的写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0)

Powered by 财经在线 X3.3 © 2013-2022 Design by 财经新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返回顶部